WHOIS正式停用!2025年RDAP成域名注册信息查询新规范
经常查域名注册信息的朋友注意了!ICANN(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)已经正式宣布,从2025年1月28日起,沿用多年的WHOIS系统全面停用,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注册数据访问协议(RDAP)。这一变化旨在让域名注册数据管理更现代化、更安全,11评选觉得,不管是普通用户、域名注册商,还是企业和安全专家,提前了解RDAP的使用方法,能避免后续查询时手忙脚乱。
一、RDAP比WHOIS强在哪?4大核心优势
RDAP能取代WHOIS,核心是解决了老系统的不少痛点,优势很明显:
安全性更高:对数据访问控制更严格,只有授权用户才能查看特定数据,减少信息泄露风险;
支持多语言:不像WHOIS只局限于少数语言,RDAP能适配各种语言和字符集,不管是中文还是其他语种域名,查询体验都更好;
数据结构化:所有信息都按标准化格式呈现,不管是人工阅读还是工具处理,都更高效,不用在杂乱的文本里找关键信息;
访问分级可控:不同用户有不同访问权限,比如执法部门、知识产权专业人士能申请查看更多数据,普通用户只能看公开信息,兼顾隐私和合规。
二、这对不同用户来说,到底有啥影响?
这次过渡对不同人群的影响不一样,不用盲目担心:
1. 日常用户(比如查域名是否被注册)
几乎没什么影响!还是能正常查询域名的公开注册信息,查询渠道也很简单——直接用ICANN的官方RDAP查询工具就行,而且很多域名注册商暂时还会保留WHOIS访问入口,过渡期内可以随便选。
2. 域名注册商
需要做些技术调整:得更新自己的系统,让它支持RDAP协议,同时还要保持和现有依赖WHOIS的服务兼容,另外还要确保注册数据的安全管理,符合ICANN的新协议要求。
3. 企业主、网络安全专家等需要深度查询的用户
如果要查非公开的域名数据(比如完整注册人信息),需要做个小调整:得通过ICANN的注册数据请求服务(RDRS)申请,或者直接联系域名的赞助注册商,按流程获取。这个流程增加了安全性,不过也需要提前熟悉申请步骤。
三、WHOIS会彻底消失吗?
短期内不会!虽然ICANN已经停用了官方支持,但很多注册商因为自身业务还依赖WHOIS的数据,可能会暂时保留这个服务。不过从长远来看,RDAP是ICANN主推的唯一协议,随着系统更新和用户适应,WHOIS最终会被完全取代。
四、RDAP怎么用?2个常用查询方式,新手也能上手
不管是普通查询还是深度使用,这两个方式基本能满足需求:
1. ICANN官方查询工具(最推荐,不用装软件)
直接访问链接:https://lookup.icann.org/en,输入要查询的域名(比如xxx.com),就能看到标准化的公开注册信息,界面直观,和之前查WHOIS一样简单。
2. 命令行客户端(适合技术党)
ICANN在GitHub上提供了开源的命令行客户端,也可以用其他第三方支持RDAP的客户端(ICANN官网有客户端列表),适合需要批量查询或集成到自己系统里的用户。
五、非公开数据怎么获取?仅对合法利益者开放
如果需要查询非公开的gTLD域名数据(比如用于执法、知识产权保护、网络安全等合法场景),步骤是这样的:
1. 先通过ICANN的查询工具,确认这些数据确实没有公开;
2. 要么通过参与注册商的RDRS服务申请,要么直接联系域名的赞助注册商,了解他们的披露流程;
3. 注意:RDRS只对有合法利益的人员开放,比如执法人员、知识产权专业人士、消费者保护倡导者等,不是谁都能申请。
总结:过渡是趋势,提前适应更省心
11评选觉得,RDAP取代WHOIS是域名数据管理的必然趋势,不管是安全性、实用性还是包容性,都比老系统更优。对普通用户来说,查询体验没变化,不用额外学习;对需要深度使用的用户,提前熟悉RDRS申请流程,避免后续需要时耽误事。这次过渡的目标是平稳衔接,不会造成重大中断,跟着官方指引走就行。
